近日,“名医微课-健康会客厅”圆桌会科普专题邀请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骨科主任王海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江晓兵、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劼若、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关节外科主任石宇雄就“骨关节炎的防与治”分享真知灼见,一起来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吧。
早发现早干预,留意骨关节炎早期信号
骨关节炎一般指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负重或使用这些关节,均可促进退行性变化的发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王海彬介绍,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约50%都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可发生在很多部位,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如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二是小关节,如手指关节、胸腰椎的一些小关节等。”
从最初轻微的疼痛到最后的关节肿胀、变形、僵硬,骨关节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江晓兵介绍,骨关节炎的发展其实是很缓慢的,病程很长,一般早期的关节炎发展到中晚期,需要3年甚至10年。
“可能早期的时候一年痛个两三次,一个月最多痛一次,稍微注意一下就会缓解,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关节炎会越来越严重。如果等到在影像学上看到明显的关节磨损或变形时,往往是骨关节炎的中晚期了,患者通常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干预机会。”江晓兵提醒,“所以当我们有点脖子痛、腰痛或者有点膝盖痛的时候,就要小心,关节的一些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往往是骨关节炎早期发出的信号。大家一定要警惕。”江晓兵同时提醒道,还要小心细菌感染导致的关节炎,它的发病速度非常快,可能一个月不到关节就被破坏掉了,又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对关节的破坏也非常快,一定要及早发现,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骨关节粗大的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炎?错!
石宇雄详细解释说,“人老骨先老”,中医认为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邪寒邪湿邪等的侵袭有关。总结起来,主要跟年龄和平时的劳作有关。一个是内因,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功能逐渐衰退;第二个是外因,中医讲风寒、湿、邪、燥等是最主要的外因,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开始亏虚的时候,经脉得不到濡养,功能就开始衰退,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经常搬重物的人就容易出现劳损,导致骨关节炎,跟骨关节的大小没有关系,所以说“骨关节比较粗大的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炎”没有依据。
患了骨关节炎,到底该怎么治疗?
江晓兵表示,对关节炎的治疗首先要诊断清楚病因,关节退变是最常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可能还会有一些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免疫风湿类的疾病导致的关节破坏等,“所以当我们关节疼痛时,首先还是要选择专科就诊,找对人,如果是四肢骨关节痛,我们建议看关节骨科,如果是脊柱关节痛,建议看脊柱外科或者脊柱骨科”,另外还需要一些常规检查来辅助诊断,包括抽血、抽关节液、拍X光片、 CT等。
王海彬介绍,骨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阶梯性治疗,一般分四步:第一步就是基础性治疗,包括病人的教育、运动疗法、理疗等,比如患者很胖,首先就要教育病人减轻体重;冬天来了,“老寒腿”们要做好预防,戴个护膝等等。
第二步就是药物治疗,口服和外用都有,种类也很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需要提醒的是,激素一定要慎用,一般一年1~2次是最多的了。
第三步就是修复手术,如果病人已经达到手术指征,就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修复手术。
第四步是重建手术,重建手术相对比较麻烦,主要是指换关节这类手术,“哪个关节不行了,就换哪个关节,所有的关节都可以换,包括手指关节,但我要提醒大家,关节是有年限的,一般建议年龄大一点的人换。”王海彬说。
李劼若提醒,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关节炎是一种炎症,这个炎症不仅仅存在于关节的软骨周围,它还可能累积到关节周围的一些结构,比如软骨肌腱韧带,包括肌肉周围的一些附着点等,所以疼痛既是一个很主要的症状,也表明很多炎症因子蓄积在这里,所以止痛药,也就是非甾体药,不仅仅是用来止痛的,它也有抗炎作用,“有的患者说我能忍,我不吃止痛药,这是不对的,止痛药的作用不仅仅是止痛,患者一定要遵医嘱使用。”
很多人很惧怕手术,那么有没有一些中医的方法可以延缓骨关节病变呢?石宇雄表示,中医确实有一些手段可以帮助延缓病变,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养”,在关节没有发生畸形改变的时候,中医可以发挥比较好的作用,但如果到了后期要做手术了,中医的治疗效果就不明显了。
“治疗上我们要考虑实证虚证,其实也很好分辨,比如说病人膝关节疼痛,要是按摩后很舒服,叫‘喜按’,这就是虚证。如果一碰就痛,这就叫实证了,辨证后可以通过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来增强筋骨,减轻症状。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摩、针灸、小针刀、熏洗等方法,起到舒经通络、缓解症状的作用。”石宇雄表示,中医强调功能锻炼,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都可以帮助松弛筋骨,促进血运的循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张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