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峥嵘廿载再启新程-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5/23 17:34:32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峥嵘廿载再启新程

字体:

第二十届文博会主会场设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育文 摄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今日开幕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国内首个获得UFI(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已迈入弱冠之年。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文博会在深圳盛大举行。

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20年发展历程,文博会成就非凡: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第二十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攀升至第二十届的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近年来每年都吸引国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一年一度的“文博之约”,众多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来粤,展示行业发展风采,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推动文化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文博会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它既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实效最强、影响最广的展会,也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广泛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推动文化企业成长升级

时针拨回二十年前。2004年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在原深圳高交会馆正式开幕,一炮打响。大芬油画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那一天,在大芬油画村分会场,1000名画工身穿统一的白色T恤,进行油画创作表演,广受关注。“文博会后,订单像雪片一样从国外源源不断地飞向大芬。”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周峰回忆,2003年大芬的油画销售额为8000万元,而在首届文博会举办后,大芬当年的销售额就跃升至1.4亿元,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

“在当时所有人的眼里,文博会带来的就是真金白银。大芬油画村2022年产值是42亿元,从首届分会场到现在,年产值翻了几番。”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杨艳玲表示,通过文博会带动,大芬油画村市场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科技企业集团。在第四届文博会上,华强集团旗下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伊朗山曼·高斯达公司签约,在伊朗共同建设“方特卡通动漫园”项目,涉及投资达8000万欧元。从第五届文博会开始,华强集团成为文博会的分会场。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旗下深圳华强数码电影有限公司与株洲市签订的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额达50亿元;该集团与株洲市签订的方特株洲主题产业园项目,单项签约达到45亿元。借助文博会的平台力量,以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茁壮成长,“文化+科技”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向高端拓展的突破口。

博览与交易是文博会永恒的主题。据了解,文博会每年组织邀请众多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中国优秀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等参展,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年度检阅平台和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文博会也是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年重点组织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各馆展示和交易内容都代表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

近年来,一批文化领域的上市公司纷纷亮相文博会,如新华传媒、读者传媒、华侨城、芒果超媒、中青宝、长江传媒、华数传媒、中南传媒、时代出版、百视通、同洲电子、宋城演艺等。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连年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企业也连续多年参展,大大提升了文博会的展示质量和交易份额。

这一文博盛会,生动折射出中国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融合发展”成为很多参展企业共同的特点,由低端变高端、从产品到产业,通过融合实现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企业的共同追求。

赋能文化粤军繁荣发展

在每年的文博会分会场阵容里,都不乏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LOFT)的身影。回溯园区的发展历程,文博会占据着重要节点。2006年5月,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于第二届文博会期间挂牌,正式参与深圳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自2012年至今,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连年入选文博会分会场。

“可以说,我们园区是伴随着深圳文化创新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也见证着创意设计成为深圳乃至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运营负责人许茜表示。今年,第13次成为文博会分会场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将以“链接Link with”为主题,带来包括“Made in Shenzhen——在地青年提案”、T街创意市集、第八届明天音乐节在内的一系列多元开放的活动。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快速成长与持续参展,是文博会廿载峥嵘的又一缩影。

20年间,在文博会的推动下,一系列业态丰富的分会场成长起来,并带动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形成了深圳纷繁多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业态,推动了深圳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据统计,目前深圳文化企业超10万家,从业人员逾100万人;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80家,入驻企业超1万家,就业人数近20万人,实现税收逾150亿元。

据了解,以大芬油画村、华强方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为代表,本届文博会共设52个分会场,策划近400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交易功能突出、公众参与度较高的展示交易活动。

放眼全省,广东文化产业也在文博会“弱冠重塑再出发”之年迎来新进展、新成效。数据显示,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已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广东也是全国少数实现文化产业全行业覆盖的省份,文化产业体系完备,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2023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在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增长10.7%,占全国1/8;以内容生产为主的文化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9127亿元,增长10%。与此同时,区域协同共促态势良好,珠三角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并加强对粤东粤西粤北12市的辐射带动和帮扶支持,共同打造了工艺美术、动漫游戏设备及衍生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富有地方魅力的文化品牌。(记者 王俊)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