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深圳8月30日电(俞欢、熊欣瑶)站在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波龙”)前海新总部23楼远眺,广袤的珠江口岸车来船往,一片繁忙景象,各类资源在大湾区密集的交通网络间流动,“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效益渐显。
今年7月,江波龙将深圳总部迁至前海,与公司旗下投资自建的中山存储产业园分列深中通道两端。“深中通道开通后,我们深圳前海总部与中山存储产业园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大大提升了公司经营效率。”江波龙董事长蔡华波说,这一交通优势将有效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项目的快速推进,进一步实现两地联动发展。

从深圳一间小店起步,江波龙深耕存储行业25年,在技术创新、品牌成长上不断实现突破,同时通过PTM(存储产品技术制造)和TCM(技术合约制造)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存储产业综合竞争力,多措并举向着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稳步迈进。
回望整个发展历程,江波龙有过挫折,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如何在发展周期里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度、突破发展“天花板”?蔡华波给出了他的答案——“带着危机感,不断调整修正,从技术研发、核心制造、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提升差异化和创新性,做深江波龙技术性品牌‘护城河’。”
技术是蔡华波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他表示,“在整个行业里面,大家还是把江波龙认定为模组厂,外界普遍认为模组厂是同质化的,所以江波龙必须要在技术上面做得更深入。”为此,江波龙在上海高起点配置研发团队,通过汇聚高端存储技术人才与研发设备,提升公司的存储综合服务能力;在封测方面,通过资本支持,在2023年收购了元成苏州和智忆巴西(Zilia),补齐了在存储封测领域的短板。
目前,江波龙已构建起自有的高端封装测试与制造中心,布局国内、海外双循环供应链体系,实现从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到生产制造等各个产业链环节的研发封测一体化,夯实公司半导体存储技术垂直整合实力,加强公司在全球存储器市场的竞争力。
截至2024年6月30日,江波龙获得专利总数560项,其中发明专利221项;在研发团队上,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057人。

在专注技术的同时,江波龙也在尝试挖掘品牌的价值,探索“价格”向“价值”转型。蔡华波认为,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通过塑造品牌获取更多附加值,这样整个公司经营会更加稳健。
2023年,江波龙在产品、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成果显著,其行业类存储品牌FORESEE和国际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在不同领域深耕。其中,自2023年底发布512GB容量的NM Card后,Lexar(雷克沙)再次推出1TB的超大容量NM Card版本,可适配多款鸿蒙OS手机/平板电脑卡槽。与此同时,江波龙以双品牌聚力海外市场,逐步提升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寻求与国际市场合作机会。
为突破发展瓶颈,江波龙正向服务模式转型,推出了TCM(技术合作制造)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运作从传统的“单向单工模式”升级为“双向双工模式”,整合从上游原厂到下游应用的复杂中间环节,在助力原厂提高其经营效率、灵活性以及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共同为下游应用终端客户提供稳定的存储资源供应保障、灵活的产品定制和技术支持。
25年来,江波龙全面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从存储器厂商向综合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的蜕变。提及未来规划,蔡华波说:“一是希望继续在技术上深入,通过技术创新赢得市场尊重。二是努力推动全球化发展,希望中国存储品牌在全球高端存储市场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