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2月24日电(李幸子)日前,AIGC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新质生产力一周年观察圆桌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汇聚了来自科技、产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塑造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院长叶龙分享了学院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传媒教育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他介绍,当前AIGC技术的发展对传媒领域就业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部分技术含量较低、工艺重复度较高的工作岗位已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在此背景下,学院正积极思考应对策略,将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作为核心要素,培养能创造传媒新质生产力的复合型交叉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鸣分享了他在区块链和Web3领域的研究心得。他认为,区块链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在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李鸣表示,区块链技术能够支持数字空间内经济体系的建立,为AI创造的内容、智能体和智慧空间提供经济支撑。他预测,在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空间中,区块链将与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孚科技研究院院长朱平从电镀行业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介绍,电镀行业虽然传统且细分,但通过引入AI和大数据技术,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朱平表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专注于科技创新,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国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深圳市华赛睿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EO林必毅带来了关于低空经济和无人飞行器技术的分享。他认为,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无人飞行器技术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将推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巡检监测等领域的变革。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徐平平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衔接问题发表了看法。她表示,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的培养体系下建立了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走向社会有一个实战的适应期,期待企业和大学联手,探索多模式的青年大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