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宝藏花店|微缩“生态雨林”如何“出圈”?-新华网
新华网 > 信息 > 正文
2025 01/23 15:21:58
来源:广州园林博览会

广州宝藏花店|微缩“生态雨林”如何“出圈”?

字体:

【编者按】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将于1月25日开幕,持续到2月12日。本届园博会以“花容粤貌 悦动湾区”为主题,融合花展、花艺、花市、园艺、灯会、诗会等元素,打造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展现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成果。

“广州宝藏花店”系列报道,探访隐藏在城市肌理间的绿美角落,对话花店主理人,聚焦业态创新和场景消费,透过花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洞察“千年商都”生生不息的力量。

谭展亮与他的创作

走进位于荔湾区芳村花博园的芸采园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由展示柜改造而成的鱼缸:假山上栽种着食虫植物和蕨类植物,鱼儿穿行其间,水流从假山上倾泻而下,植物可自动吸水,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鱼池无需注氧换水,俨然一个微缩“生态雨林”。

“这是一个食虫植物景观,一个月记得加一次水就行。”广州菲朗园艺有限公司(简称“菲朗园艺”)总经理谭展亮(网称“胡子老师”)表示,从事食虫植物这一小众的园艺赛道,场景创新十分重要。 

研发食虫植物微景观

食虫植物,能够吸引和捕捉蚊虫蝇,产生消化酶和吸收分解出的营养素供养自己,是一种“打破常规的神奇植物”。

在华南农业大学就读园艺专业时,谭展亮了解到食虫植物这一特殊品种。彼时食虫植物的种源较少,品种难繁殖,只能作为爱好。

随着国内出现食虫植物种苗,谭展亮开创了园艺公司,逐步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食虫植物上。“食虫植物喜爱高温高湿的环境,广州具备天然的条件。”

菲朗园艺设计的一体化食虫植物生态鱼缸

谭展亮将食虫植物做成微景观,将食虫植物或放进封闭的塑料盒子里,打造成“杯中景”微景观、苔藓生态缸玻璃微景观等,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逐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对食虫植物的关注。

创新消费场景

食虫植物产品打造成功是第一步。谭展亮发现,要想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食虫植物的线下体验尤为重要。他开始寻找线下场景体验店,选中了场景式呈现效果理想的芸彩园艺,市场推广效果显著提升。

位于芳村花博园的线下场景体验店

谭展亮开始尝试通过商业进驻的方式进行推广。目前,已在东山口一家“植咖”店摆放了食虫植物微景观作品,包括内置了食虫植物微景观的茶几、置物柜、咖啡杯等。“柜子里养了树蛙,一到周末很多人去喂蛙。”同时,谭展亮在社交媒体上以“胡子老师”的网名作科普分享。

经过十年的积累,菲朗园艺已形成了以捕蝇草、猪笼草、茅膏菜、瓶子草4类食虫植物为核心的产品线。

“食虫植物里有许多属于濒危植物,特别是捕蝇草是二级濒危。”谭展亮认为,广州拥有华南农业大学、华南植物园等科研院所,适合做食虫植物育种。菲朗园艺计划携手科研院所对食虫植物进行引种保育,为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作出更多贡献。

第32届广州园博会将于1月25日开幕,在主会场云溪植物园,谭展亮的食虫植物微景观作品将在花城艺术馆展出,让市民游客近距离了解食虫植物背后的故事。(夏燕)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