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朵,大市场!探索“广花”品牌发展新模式-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3/18 09:24:46
来源:大洋网

小花朵,大市场!探索“广花”品牌发展新模式

字体:

  小花朵,大市场。花卉产品走向大市场才能产生大效益。

  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第32届广州园博会各主要会场精心设置了儿童花市、阳台角落展等花卉特色集市,探索打造各具风格的绿色生态空间新场景,让园博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市场活力。

  但同时,广州花卉市场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包括高附加值环节薄弱、传统批发市场亟待升级、品牌知名度不足等问题。

  如何激发广州花卉市场新动能?近日,记者走访广州溪林园艺有限公司(下称“溪林园艺”)、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等调研点,共同探索广州花卉市场的新出路。

  推出微景观产品创新求变

  鲜红的玫瑰、粉色的康乃馨、绿色的绣球花、彩色的蝴蝶……在玻璃罩中摇身一变成为永生花,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组合成二十四节气国风花礼微景观产品,将四季美景收藏。

  “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永生花系列产品”,据溪林园艺董事长助理胡振东介绍,这些微景观产品都是由新鲜的花材制作而成,把新鲜的玫瑰花、康乃馨等花材采摘后放进冷库保鲜储存,经过冷萃、锁色固色、上色、定型等工序,反复制作多遍后制成永生花的花材成品,最后再用永生花花材制作成花礼成品。

溪林园艺创新推出的微景观产品

  溪林园艺创新推出微景观产品,实际上是广州花木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花木产业的重要下游市场之一,房地产行业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对苗木的需求。2019年,溪林园艺创始人敏锐察觉到市场的发展趋势,砍掉了大规模的传统苗木生产业务,建设了展厅及5000平方米的花卉温室大棚,花卉、盆景等现代机械生产设施齐全,瞄准了创新产品的新赛道。

  目前,他们结合市场需求,推出第三代产品“钻石花”——家居绿植摆件,免维护免打理、放置时间长,点缀家居氛围和颜色的同时,更加贴合当代消费者懒人模式的需求。

  种苗辐射海外形成品牌效应

  在园科院白云苗圃,藏着一座“植物克隆工厂”,种苗产业化的奥秘就在这里。

  “这里是组培楼,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培养实验和研究。”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种苗研发中心副主任阮桑表示,目前已开展了竹芋类、海芋科、天南星科、兰科、野牡丹科等100多个新优花卉苗木品种的组培育苗研究、生产、推广应用,并保持每年新增10—15个新品种的研究增速,成功突破粉花蒂牡花、大花荣耀木组培繁殖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为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攻克组培快繁技术难关,对解决花卉种业‘卡脖子’问题有很大帮助,提高了种苗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进口种苗的比例,增强了我国花卉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阮桑指出。

  其中,组培楼内的组培灌装自动化生产线每天可生产8000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可实现年产800—1000万株苗的产能。

  园科院种苗研发中心黄边基地,引进广东省首个自动化智能盘床控制系统育苗温室,年产能可达1000万株,配备了全自动盘床控制系统、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喷灌系统、气象监测系统等智能设备,实现花卉种苗生产全程的智能化。

个自动化智能盘床控制系统育苗温室

  为助力优质种苗出海,种苗研发中心加强品控并对标国际标准,确保种苗出口全链流程符合国外相关检疫标准。

  目前,“园科种苗”推广辐射全国多地生产企业种苗供应,优质种苗还出口远销海外,包括东南亚地区、日韩地区、欧美地区等。

  研产销一体释放经济效益

  科技赋能育苗,筑牢产业根基,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

  作为广州市精品花卉产业链链主企业单位之一,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引领的作用,实现“研产销、育繁推”一体化,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已培育红掌、白掌、蝴蝶兰、观赏凤梨、粗肋草等自主花卉新品种103个,具有年选育8—10个新品种的创新实力,已有“小娇红掌”“清扬白掌”“天使蝴蝶兰”等10多个新品种成功实现产业化,并挤入了全国主流市场,年推广自主新品种优质种苗达1000多万株。

明星产品“小娇”红掌在2020年荣获全国盆栽花卉领域的最高奖项——“金花奖”

  “我们以‘新品种种苗+新技术’服务广大花卉生产企业,以种苗订单生产模式联系下游产业和市场,利用年推广5000万株优质花卉种苗能力,实现科技帮扶和联农带农。”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宿庆连说。

  作为广东地区首家且唯一一家国际种植者获奖企业,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来推广新品种种苗、新技术和新设施应用,服务全国20多个省的种植户600多家、规模化生产花卉企业100多家,并远销海外,出口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年辐射带动社会效益2亿多元。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坚持‘中国红’的传统主流花色,同时把握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导向,根据消费人群的喜好变化,在品种的多样性丰富度上发力。”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云表示,契合如今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理念,该中心将培育出更易种植观赏的花卉新品种,配套更精准的技术,与农文旅结合进行三产融合,讲好花卉科普和花城文化故事,“继续提升‘广花’品牌影响力、擦亮‘花城’名片,激发广州花卉市场新动能。”(叶卡斯 邱伟荣)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