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品牌发展新模式!产销共振激发花卉市场新动能-新华网
新华网 > 信息 > 正文
2025 03/20 15:00:11
来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探索品牌发展新模式!产销共振激发花卉市场新动能

字体:

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第32届广州园博会各主要会场精心设置了儿童花市、阳台角落展等花卉特色集市,探索打造各具风格的绿色生态空间新场景,让园博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市场活力。

如何激发广州花卉市场新动能?近日,调研团走进广州溪林园艺有限公司(下称“溪林园艺”)、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下称“园科院”)白云苗圃、种苗研发中心黄边基地等调研点,共同探索广州花卉市场的新出路。

推出微景观产品创新求变

鲜红的玫瑰、粉色的康乃馨、绿色的绣球花、彩色的蝴蝶……在玻璃罩中,被组合成二十四节气国风花礼微景观产品,摇身一变成为永生花。据溪林园艺董事长助理胡振东介绍,这些微景观产品都是由新鲜的花材制作而成,把新鲜的玫瑰花、康乃馨等花材采摘后放进冷库保鲜储存,经过冷萃、锁色固色、上色、定型等工序,反复制作多遍后制成永生花的花材成品,最后再用永生花花材制作成花礼成品。

2019年,溪林园艺创始人敏锐察觉到市场的发展趋势,砍掉了大规模的传统苗木生产业务,建设了展厅及50000㎡的花卉温室大棚,花卉、盆景等现代机械生产设施齐全,瞄准了创新产品的新赛道。

在胡振东看来,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因,分析、挖掘市场的细节需求和需求量,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有订单保持持续发展。

户外直播点。

种苗辐射海外形成品牌效应

在园科院白云苗圃,藏着一座“植物克隆工厂”,种苗产业化的奥秘就在这里。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种苗研发中心副主任阮桑表示,目前已开展了竹芋类、海芋科、天南星科等100多个新优花卉苗木品种的组培育苗研究、生产、推广应用,并保持每年新增10-15个新品种的研究增速,组培楼内的组培灌装自动化生产线每天可生产8000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可实现年产达800-1000万株苗的产能,辐射全国并出口海外。黄边基地引进智能盘床控制系统育苗温室,实现花卉种苗生产全程智能化。种苗研发中心对标国际标准,确保出口种苗符合检疫要求,缩短育苗周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广东省自动化智能盘床控制系统育苗温室。

研产销一体释放经济效益

科技赋能育苗,筑牢产业根基,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

作为广州市精品花卉产业链链主企业单位之一,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引领的作用,实现“研产销、育繁推”一体化,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拳头优势产品红掌。

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已培育红掌、白掌、蝴蝶兰等自主花卉新品种103个,具有年选育8-10个新品种的创新实力,已有“小娇红掌”“清扬白掌”“天使蝴蝶兰”等10多个新品种成功实现产业化,并挤入了全国主流市场,年推广自主新品种优质种苗达1000多万株。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来推广新品种种苗、新技术和新设施应用,服务全国20多个省的种植户600多家、规模化生产花卉企业100多家,并远销海外,年辐射带动社会效益2亿多元。其红掌育种走在全国前列,白掌种苗占国内市场的30%,红掌种苗占15%。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云表示,未来,中心将继续坚持“中国红”传统花色,契合如今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理念,培育出更易种植观赏的花卉新品种,与农文旅结合进行三产融合,继续提升“广花”品牌影响力、擦亮“花城”名片,激发广州花卉市场新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