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3/24 09:38:18
来源:南方+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

字体:

近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大数据管理行为与决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数智技术研究与应用》学术期刊举办“具身智能发展前沿论坛”。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校友会、中山大学校友会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协办。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来自学术界和业界的具身智能领域权威专家,他们围绕产业发展、技术突破以及人机协同管理等维度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春晖从政策引领、产业演进、场景革命、未来趋势等维度详细阐述了具身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作为新研究范式的特点。

他表示,具身智能领域蕴含巨大市场潜力,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扩展,其产品将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庭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身智能在新兴产业如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CTO赖培元认为,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更要注重其与市场需求、产业生态的适配性。他着重强调了技术转移对于弥合科研与产业间鸿沟的重要性;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需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技术转移将合适的技术输送到有需求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

从产业的落地应用看,与会专家认为具身智能当前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家庭服务都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论坛主持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韦立坚认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虽然目前还是一个初始阶段,但在生产经营和家庭生活中,会根据特定的场景逐步推广。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成熟是一个中长期过程,但随着生态的完善和技术变革,最终会迎来爆发点,因此前景非常远大。

与会专家认为,人机交互与协同过程中,存在技术、管理和伦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例如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应用中,机器人的安全性、感知能力以及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和回应等问题都需要解决。随着具身智能的发展,如何确保人机交互与协同的和谐、安全、高效,是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秦昕创新性地提出了AIQ(人工智能商数)这一概念,用于衡量人类理解人工智能以及与之交互协作的能力。他表示,人机协作能力并非随机,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场景下,人机协作的工作效率要远超单纯依靠人类工作,但不可忽视的是,部分人在人机协作过程中的表现不逊色于人工智能。AIQ 区别于传统的人类 IQ(智商)和 EQ(情商),它代表着一种新的能力维度。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正积极探索 AIQ 的理论依据与度量方式,力求帮助企业做好真人员工和AI员工的协同管理。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雨伦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纠错】 【责任编辑:李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