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共有1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开幕式上发布,其中之一的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就展示了“理想星环OS”开源自研汽车操作系统。
图为理想汽车宣布开源自研汽车操作系统名称“理想星环OS”(理想汽车供图)
汽车操作系统作为智能汽车的“数字基座”,其自主可控性关乎产业链安全。在2020年,理想汽车仍使用行业头部闭源的AUTOSAR操作系统,但受制于其技术封闭,理想汽车更换短缺的MCU(微控制单元)芯片需要6个月以上,这一漫长的新型芯片适配和验证周期将让理想汽车损失上百亿元。理想汽车面对如此困境,意识到自研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于是在2021年正式启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在此过程中,理想汽车投入了200人的研发团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理想汽车在2024年首次实现自研操作系统上车。”
“理想星环OS”包含车控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通信中间件、虚拟化平台等核心组件,是智能汽车的“超级大脑”,协调管理着上百个电子部件的工作,既要负责车机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稳定、流畅高效运行,也要让方向盘转得精准、悬架调整及时。
得益于多项创新设计,“理想星环OS”在核心性能、安全性、成本效率、适配性和灵活性等关键指标超越了闭源的AUTOSAR操作系统。理想汽车打破传统架构的桎梏,通过创新性的跨系统架构设计,让操作系统性能更强大。“理想星环OS”完成了从单点优化到系统全链路优化,让多个控制器系统协同配合,显著缩短“感知-决策-执行”的时间。
图为“理想星环OS”架构(理想汽车供图)
以主动安全功能为例,“理想星环OS”能够将120km/h高速状态下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刹停距离缩短7米,并更平稳地完成AES自动紧急转向,为车内乘员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在车身整体控制上,“理想星环OS”能够高效统一调度车内系统模块,通过智能协调摄像头、中央算力控制器、空气悬架,大幅提升理想魔毯空气悬架响应速率,将车身姿态精准控制提升73%。
在信息安全层面,“理想星环OS”采用软硬结合的多层次防护架构,确保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的各个层级都能有效抵御复杂的安全威胁。端到端安全设计,实现了全链路设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能力,使用户的关键数据保存在安全空间中,进一步强化对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
“理想星环OS”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面对智能化趋势下算力需求的迅速增长,理想汽车自研车用虚拟化系统和异构系统设备共享框架,实现了AI算力共享和硬件设备共享。相比传统方案,AI算力虚拟化性能损耗降低80%,传感器设备访问时延降低90%,存储资源占用降低30%,让软件迭代更加高效。此外,“理想星环OS”每年能够为企业节省数十亿元的物料成本,并最终为消费者节省购车成本、带来更优质的配置与用户体验。
“理想星环OS”实现了软硬解耦,具备适配灵活、支持硬件丰富的特点,相较于闭源操作系统下新款芯片3-6个月的适配周期,能够实现在四周内完成芯片适配和验证,并且支持包括英飞凌、英伟达等主流芯片,以及地平线、芯驰等中国新兴芯片的芯片架构。
李想在演讲中表示,汽车产业即将迎来AGI时代,一个能够以最高效率、最强性能管理全车资源的汽车操作系统,是汽车行业智能化下半场的中枢,也是通往高阶智能体的基座。
据悉,随着理想智能驾驶技术快速突破,从端到端+VLM双系统智能驾驶全量推送到公布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智能驾驶带来了模型参数量、上下文规模的大幅增长,这对算力、内存带宽及推理实时性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理想星环OS”将解决算力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核心矛盾,为理想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夯实基础。(康耕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