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综合发展中心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约谈压实主体责任、建立智能监管系统、创新志愿服务体系,构建起“街道统筹-社区督办-物业主责-居民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破解龙湖社区的垃圾分类难题。该社区分类准确率获得提升、居民满意度大大增强。
工作人员视察社区投放点。通讯员供图
此前,黄埔区龙湖街道龙湖社区双珑原著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居民分类意识薄弱,物业管理不到位,导致垃圾落地堆积现象屡禁不止。面对这一困境,龙湖街道综合发展中心高度重视,通过与社区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联合约谈物业公司负责人等方式,厘清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实效。
在社区召开专题会议、设立志愿者岗位。通讯员供图
在多方合力的督导下,龙湖社区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定人、定点、定岗对垃圾投放点进行巡回保洁;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针对非投放时段落地垃圾情况,通过监控系统查找源头并上门教育,强化站桶员的业务水平,做好指引居民自觉分类投放;三是设立志愿者岗位,招募志愿者在垃圾投放点进行引导和监督,帮助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四是建立监督机制,成立垃圾分类监督小组,定期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
连日来,龙湖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居民的分类意识明显增强,分类准确率从50%增加到60%~70%,每日垃圾量从5桶增加至6桶~7桶,落地垃圾减少40%,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 李龙 通讯员 黄骊青 梁桂萍
【纠错】 【责任编辑:李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