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4月1日电(李俊豪 李炬景 谢烨)春意盎然,在广东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岭南大地上,东莞沙田镇用“绣花功夫”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推动招商引资,焕发文旅新活力,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经验,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城市换新颜 提升市民幸福感
从港口大道转入滨江路,一个醒目的刻有“沙田”字样的大石头立即映入眼帘,成为沙田镇滨江路的新地标。沿着滨江路前行,两旁的绿化带布满了鲜绿的草坪和鲜艳的鲜花,为道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过去滨江路面临绿化带部分缺失、沿街界面破损、人性化设施不足等痛点,针对这些痛点问题,沙田镇以“微改造”的手法,通过“道路绿化、道路工程、街道品质设施”三个方面提升滨江路交通品质,打造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疏朗通透的绿化景观带;通过设施优化形成畅通连续的慢行系统,增加口袋公园以及完善城市“家具”,达到“绿廊透,慢行通,宜游宜憩”城市效果。
历时数月,滨江路实现华丽蜕变,这条3.1公里的滨水长廊以“绿意盎然、畅通无阻、休闲胜地”的全新姿态成为城市新名片。家住滨江路附近的陈先生说:“我已经来沙田十多年了,滨江路改造后,我更加愿意带小孩过来散步,整个环境很舒服。”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诠释着沙田镇阇西村的优美村庄环境。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中的一员,阇西村经过两期的绿美建设、“三线”整治等提档升级工作,以“美丽庭院”为载体,实现了“一家一园景,处处是风景”,成为沙田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范。目前,沙田镇做好“庭院+经济”产业,拥有“美丽庭院”94户,让居民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从美化城市景观到乡村“庭院”建设,沙田镇努力打造湾区至美滨海港城。沙田镇党委书记刘永定表示,近年来,沙田镇“点”“线”“面”多措并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的基础承载能力、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和生活环境品质,以高品质城市环境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质效优 打造“政通人和”新高地
沙田镇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离不开项目支撑和产业集聚。
2025年2月,沙田镇邀请了43个总投资额188亿元的重点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项目负责人召开“新春第一会”。刘永定表示,沙田是一片投资的热土,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希望政府与企业“双向而行”,加快项目落地,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
2024年,沙田镇突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优质服务”,主动靠前服务企业,集中召开3场重点企业恳谈会,与115家重点企业面对面交流,提升服务质效,推动经济稳健增长。坚持开门招商、以商招商,新引进重点项目17宗,签约总投资75.4亿元。

2025年,沙田镇将发挥泥洲岛、西太隆现代化产业园等广阔产业承载空间优势,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焦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精准招商。加快推动家家宜等21个项目动工,维龙等14个项目投产,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释放经济效益。
同时,沙田镇将紧抓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契机,着重保障空港中心、飞力达、启盈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保税+”业务提质增效,构建综保区多元化业务生态,争创外贸新优势。
文化铸魂魄 焕发文旅新活力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沙田镇疍家、莞草、龙舟等本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沿着沙田镇穗丰年水道自北向南顺流而下,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疍家文化早已融入当地建筑。在融生态保育、文化展示体验及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穗丰年湿地公园内,“祭海潮歌”“载月渔归”“咸歌觅贝”等景观讲述着疍家人出海捕鱼、登舟上岸、疍歌传情等历史风俗。

为进一步焕发文旅新活力,沙田镇主动求变,拍摄与疍家文化相关的网络动画大电影;谋划海洋度假酒店、亲子主题乐园等一批文旅项目,打造“湾区生态亲子旅游度假区”;依托丰富的水源禀赋,高水平重建海鲜长廊,打造“吃在沙田”饮食文化品牌,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文旅新沙田正在悄然崛起。
以穗丰年水道为主轴,龙舟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等景点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岭南疍民文化馆馆长黎敬威表示,希望通过疍家文化艺术中心这样一个有特点、有看点的场所,吸引更多人关注沙田,来到沙田,通过文旅融合,推广沙田的文化品牌。
文化与经济交相辉映,环境与产业协同发展。未来,沙田镇将乘着广东“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坚持以旅塑文、以文彰旅,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