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英德市“周末‘艺’小时“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拉开帷幕。杂技芭蕾与街舞的创意碰撞、客家山歌的悠扬唱腔、即兴文明知识问答的互动热潮,使这座五彩缤纷的不夜城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英德市歌舞团带来的客家山歌《山歌唱出幸福来》。
当天,由英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末"艺’小时”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暨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公益集市活动启动仪式,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公益集市及文化人才招募等环节。据悉,5月份起,英德将通过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利用周末时间,每月开展2至3场主题展演,每月均为英德市民提供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精神文明表演。
打造“短时高效”文明实践品牌
舞蹈《山灵》、戏歌《相思谣》、杂技《肩上芭蕾》、客家山歌《山歌唱出幸福来》------在广场中央的舞台,演员们依次上场,表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将英德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市民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家乡文化底蕴。
与舞台相映成趣的是环绕广场的公益市集。8个展位前人流如织;义诊摊位前,医务人员为群众测量血压,中医把脉、推拿、按摩,并向居民发放中医养生健康知识宣传资料,讲解常见病的日常调理和预防保健养生知识;义剪摊位上,志愿者娴熟地为市民理发;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耐心指导,市民纷纷动手制作艾灸锤。
市民学做艾灸锤。
英德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周末‘艺”小时”活动旨在以文艺展演为载体,通过歌舞、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公园广场开展短时高效的文明实践活动。
月月新主题、有展演让基层文艺更加“鲜活”
“英德市“周末’艺’小时”活动紧扣每月活动节点,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发布预告安排表显示,从今年5月开始,主办方拟定了梨园春晓、英德风情、非遗新说等20个主题,安排了戏曲专场、流行音乐专场、非遗专场等20场专场演出。
英德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周末‘艺’小时”活动紧扣“创建助力‘百千万’一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为主旨要求,呈现多个“亮点”。一方面,表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将英德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融人其中,将英德传统民俗舞蹈动作元素融入舞蹈编排中,选择英德本地特色曲调的音乐井进行现代改编,让市民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家乡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活动邀请本市音乐家协会、市舞蹈家协会、艺体协会等专业组织的加人,从而提升活动整体艺术水准,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专业艺术的魅力,激发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明实践的参与热情。
该活动打破传统表演模式,广泛邀请市民作为活动的“主角”,激发参与热情。从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不同年龄,职业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活跃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