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畜牧”  广东培育“百亿产值”品牌的“标杆方案”出炉 -新华网
新华网 > 信息 > 正文
2025 08/23 13:50:24
来源:广东畜牧八大协会

“媒体+畜牧”  广东培育“百亿产值”品牌的“标杆方案”出炉 

字体:

从8月14日倡议发起到8月22日凌晨拿出定稿,8天时间,代表广东省畜牧产业组织力量的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等八大协会拿出全国畜牧垂直类“媒体+”融合发展的“标杆方案”——《“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三大工程、九大行动、32项重点任务”,力争3年培育畜牧业细分领域10个以上年产值百亿级特色畜牧知名品牌(品种)。

“媒体+”产业:推动“百亿产值”品牌需要的“标杆方案”落地

畜牧业是保障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畜牧生产与消费大省,产业规模庞大、链条完整、特色鲜明,在智慧养殖、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具有优势。

围绕品牌跃升、产销提效、科技赋能和人才振兴等“六大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三大工程、九大行动、32项重点任务”。其中,“三大工程”包括品牌塑造与信任工程、产销对接与市场开拓工程和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工程。“三大工程”进一步细分为“粤牧优品”品牌体系构建行动等“九大行动”。其中,品牌跃升目标提出要打造“粤牧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培育细分领域10个以上年产值百亿级和100个以上年产值十亿级的特色畜牧知名品牌(品种)。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说:“《行动方案》提出要在全省培育10个以上年产值百亿级和100个以上年产值十亿级的特色畜牧知名品牌(品种),为我们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壹号土猪经过多年育种努力,将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量(PSY)从16提升至接近27,培育出经济性能和生产性能显著提升的“乡下黑猪”品种,育种等工作需长期投入且与经济效益结合,需要‘媒体+’赋能。希望媒体加大宣传本土的土猪品牌,增强品牌的辨识度。”

“媒体+”销售:创新探索媒体宣传助推畜牧业消费销售路径

在全国畜牧市场波动,广东省畜牧业面临产能调控、效益提升、市场对接等挑战的背景下,助农户增收,推动畜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服务“百千万工程”,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广东荔枝“出圈”就是“媒体+”赋能产销结合的一个生动案例——不久前举办的“文化赋能 百业助荔”,“服务‘百千万’ 助‘荔’公益行动”等系列活动,通过央媒发力多部门合力,创新探索了媒体宣传助推消费销售的办法,为广东荔枝等农产品打开全球市场销路提供新思路,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为《行动方案》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案例,这种“媒体+农产品”的爆款公式在广东畜牧等产业同样适用。

壹号食品已承接广东省蓝塘猪、大花白猪、粤东黑猪和两广小花猪4个优质地方猪种资源的保种工作。壹号食品 供图

《行动方案》提出,在未来的“粤牧优品”品牌体系构建、“透明牧场”公信力建设、畜牧文化挖掘推广行动等“九大行动”中,媒体可扮演“宣传推广人”“活动举办者”“实地考察者”“评价监督员”“市场推广员”等角色,共同营造良好的全媒体矩阵营销新生态。比如通过建立“企业申请—协会评审—媒体公示”认证机制,广东将制定并发布“粤牧优品”公用品牌标识、标准体系和准入认证规则。

“媒体+”文化:为向全球展现岭南特色美食文化提供窗口

“民以食为天”“食在广东”……文化是做强品牌的钥匙。岭南文化蕴含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民俗风情,如何通过“媒体+”广东畜牧产业,进一步挖掘、推广、发扬岭南特色文化呢?

《行动方案》提出要借助媒体力量,连接传统畜产品与现代消费的文化,将畜牧产业融入“国潮”风尚。如将广府醒狮、南派武术等岭南元素融入潮玩、盲盒等设计,结合产地观光、品鉴,成为引流利器,使广东畜牧IP从餐桌食材跃升为文化符号。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推动“特色养殖—美食品鉴—生态旅游”发展体系构建,将清远鸡、狮头鹅、马冈鹅等“粤牧优品”IP融入丹霞山、罗浮山、开平碉楼等旅游线路,让游客不仅带走特产,更带走岭南畜牧文化记忆。通过“养殖+文化+旅游”创新模式,助力“粤牧优品”实现IP破圈。 媒体可参与到美食大赛、文化节等项目中,构建多元宣传矩阵,为广东畜牧业创造更多文化价值,将广东美食与文旅项目推向全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副处长聂飞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乐见广东八大畜牧协会组织广大畜牧企业投身“媒体+”,以文化力构建产业生产力,在畜牧产业物质价值之上创造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期待八大畜牧协会组织把行动落细落实,行动项目化、机制化、常态化,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全国“媒体+”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价值高地。

【纠错】 【责任编辑: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