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数字浪潮中的技能对决-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9/19 17:53:48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探访数字浪潮中的技能对决

字体:

在数字经济席卷全球的当下,工业互联网作为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关键基础设施,正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于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广东省将派出116名选手参加全部106个项目的比赛。与往届不同,本届大赛广东团企业工匠云集,比上届参赛人数提高一倍。

作为优秀产业人才的“竞技场”,企业工匠们如何实现生产、备赛一肩挑?临近大赛,记者走进树根互联,探访工业互联网技术项目选手郑飞是如何在数字浪潮中玩转技能的。

围绕“数字技能”展开的综合对决

“这个赛项对标国家职业标准,从设备安装到平台开发,全是企业急需的硬技能。”作为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技术项目参赛选手,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资深产品经理郑飞以企业实战标准筑牢备赛根基,力求在赛场上展现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

工业互联网技术项目本质上是一场围绕“数字技能”展开的综合对决——从技术架构搭建到数据价值挖掘,从设备协同管控到业务模式创新,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选手在不同维度的技能储备与融合能力。

赛项对标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考察内容有现成物联设备安装、工业网络组网调试、工业设备通讯调试、工业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与开发等。

在备赛现场,郑飞搭建起一条“真实”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模拟的是生产中药品的上药、装填、检测、包装入库流程。这条简易流水线,映射着广东工业自动化往数字化转型的身影。

“比赛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在设备自动化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核心内容是数据要素的全流程流通,比如如何将PLC的数据‘上云’。可以说,这个赛项主要考核的是新技术与传统生产设备的技术融合。” 郑飞表示。

“广东的技能土壤特别‘养人’!”

谈及与技能的结缘,郑飞表示自己的经历颇具戏剧性。2010年从天津职业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在宁波一所职校教电子专业,却总因 “不懂工厂真需求” 而焦虑。2013年,听说广东正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他揣着简历南下求职。从车间技术员到项目工程师,他在广东的工厂车间里摸爬滚打8年,终于摸清了工业互联网的 “门道”。2021年树根互联成立教育事业部时,正是看中他 “既懂技术又懂教学” 的双重经历。

“广东的技能土壤特别‘养人’!” 郑飞笑着说。在树根互联的支持下,他把企业服务过的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行业案例,改编成教学实训项目,还自主研发了工业数据采集实训系统。这套系统模拟真实工厂场景,已走进广东多所职校课堂。如今,他每周一半时间泡在学校讲课,一半时间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成了技能人才培养的 “桥梁”。

这场赛事也是广东技能生态的缩影。作为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树根互联不仅搭建“ROOTCLOUD 根云平台”服务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更深度参与“广东技能大起底”行动:与20多所职校共建专业,去年联合举办的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技术竞赛吸引500多人参赛,不少获奖选手直接被企业“抢订”。“广东企业敢投入、政府给支持,技能人才成长速度特别快。”树根互联教育事业部负责人表示。

随着“广东技能大起底”不断深入,像郑飞这样的技能人才正越来越多。从赛场内的激烈比拼到产业一线的创新实践,广东正以技能为钥,打开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大门。正如郑飞所说:“在广东,只要肯钻研技能,就有实现价值的舞台。”而这场大赛,正是这个舞台上最精彩的展示之一。记者 周聪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