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智工厂,巨幅数字化大屏如一面“质量天眼”正实时跃动着:371个监控设备、37套智能分析模型……数据在蓝色的背景上闪烁,跳动的数字代表着马可波罗对质量承诺的坚守,以及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马可波罗控股正以“智造”为引擎,闯出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以“质量”为基,铸就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这不仅是一场内在的转型升级,更是一份面向未来、可供借鉴的“马可波罗方案”,为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时代贡献智慧。

马可波罗控股数智工厂数字化大屏
文化铸魂 筑牢根基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一理念,深植于马可波罗控股的发展基因。作为国内瓷砖行业的领军者,马可波罗控股将“做好砖、卖好砖”的初心与“美化人类生活”的企业使命紧密结合,逐步构建起文化引领、制度保障的双轮驱动质量管理模式。
如何将理念内化为行动指南?马可波罗控股的答案是:走独特的“党建融合路径”。企业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将质量意识提升到价值观层面进行塑造,使追求卓越成为员工内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从上到下的文化浸润,为巩固全员“质量文化”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仅如此,马可波罗控股还以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为文化创新平台,自主研发的马可波罗文化陶瓷将千年陶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产品广泛应用于北京大兴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敦煌文博中心等国家窗口工程。这不仅让文化通过瓷砖走进千家万户,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从单一产品竞争向“文化+技术+标准”的综合生态竞争跃升。
数智驱动 绿色转型
在筑牢内部“质量文化”根基的同时,马可波罗控股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技术前沿,以“数智”与“绿色”双轮驱动,重塑生产制造范式。
数智化是这场变革的引擎,马可波罗积极推动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智能原料制备车间、数控生产线以及全生产线“智能云控哨兵系统”,企业实现了对生产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与智能管控。
在此基础上,AI视觉检测系统结合产品“溯源管理”,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嵌入每一片瓷砖,织就了一张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质量防护网,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而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效率,更为企业铺就了绿色发展的基石。马可波罗控股重视绿色化发展,其创新实践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资源利用上,通过陶瓷原料固废利用技术及产品薄型化技术,实现了低品位原料的资源化应用;在能耗控制上,凭借大型智能化制粉喷雾干燥系统及低温快烧技术,降低了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智造”。
目前,马可波罗控股已建成屋面光伏发电站规模近200MW,年发电量超2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8万吨。这份耀眼的绿色成绩单,正是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认定的底气所在,也展现了传统制造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与智慧。
标准引领 生态共赢
马可波罗控股从战略层面重视标准化工作,将技术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行业共识,其依托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各级标准制定。
目前,马可波罗控股已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6项,并将42项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及869项专利与标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技术领先”到“标准引领”的跨越。

马可波罗曲面岩板
标准的价值在于应用,而协同则是放大价值的关键。为构建开放共赢的创新质量生态,马可波罗控股于2021年牵头成立“马可波罗陶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与产品升级。
为此,一套制度“组合拳”为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激励层面,公司推行“揭榜挂帅”,鼓励员工主动攻克质量难题;在约束层面,则通过多级考核制度并将质量指标与季度考核紧密挂钩,确保质量管理目标清晰、责任到人,有效推动员工从“被动执行”向“主动作为”转变。
马可波罗控股斩获由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卓越质量品牌”称号,成为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动力。
马可波罗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企业将继续聚焦实业,坚持长期主义价值观,并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携手产业链伙伴共建质量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建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