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江门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江门—崇左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在五邑华侨广场启幕。活动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江门市人民政府、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指导,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崇左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集中展销推介江门、崇左两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包括江门市县优品、特色美食。
去年全市粮食产量首破100万吨
江门是广东省农业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近五年,江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增速7.1%;2024年,全市粮食生产、水产品年产量实现“双百万”吨突破,粮食总产、单产增幅超全国、全省水平;连续6年在全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获评“优秀”;累计培育国龙企业6家、省龙企业73家,龙头企业营收超10亿元10家、超20亿元1家;是全国24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地级市之一。

群众品尝美食。 杨兴乐 拍摄
全链条建设江门现代化海洋牧场,以广东(江门)农产品加工区、冷链物流产业园为载体推进三产融合。成功打造丝苗米、生蚝两大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其中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2024年总产值803亿元、增长15.5%。坚持品牌强农,培育绿色食品35个、有机产品63个、粤字号农产品1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品牌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新会陈皮、台山鳗鱼等“江门优品”产品畅销海内外。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60%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收窄至1.81:1。
粤桂协作共庆丰收,三地优品齐聚侨乡
在今年的活动现场,协作帮扶促消费是重要看点。除江门本地优质农产品外,广西崇左市、黑龙江七台河市的特色农产品首次亮相,140余个企业展位汇聚五邑风味与八方好物。市民既能品尝马冈鹅、外海面等本土美食,也能选购崇左坚果、七台河黑木耳等异地特产,一场“舌尖上的丰收”促成了城乡消费与区域协作的双向奔赴。

来自广西崇左的好物吸引了不少群众。 杨兴乐 拍摄
“十四五”时期,江门—崇左深化合作,两次代表粤桂协作参与国家考核,助力两省区在国家东西部协作成效考核评价连续4年获“好”等次,共同谱写了“山海情”里的振兴曲。
据介绍,此次举办江门—崇左两地推介特色农产品促消费活动,是推动“崇左好物”进军湾区市场、促进消费帮扶提质增效的应景之举。崇左物产丰饶,无论是坚果、八角、优质水果、澳洲坚果等崇左传统特色农产品,还是两地协作“联姻”的陈皮星油藤大健康系列产品,都凝聚着崇左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江门崇左两地协作的丰硕成果。
“在粤桂协作政策支持下,我们以‘宁明星油藤+新会陈皮’为核心产品方向,推动星油藤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形成‘1+1>2’的发展格局。”江门丽宫集团宁明丽宫粤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悦介绍道,目前该公司已推出小青柑茶、代泡茶等三大主打产品,未来还将向中药饮片、康养护理等领域延伸,深挖星油藤价值,努力实现“一颗藤果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在江门市供销合作联社和七台河供销合作联社的展台,来自黑龙江七台河的特色产品与侨乡好物同台,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了解。“我们是第一次带七台河的产品过来参展,这次带来了许多七台河市的好物,像是这款蓝莓酱就颇受侨乡群众的欢迎。”江门市供销集团侨通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彪。
过去一年,江门好物也频频走出侨乡,走向更广泛的国内外市场。“我们去年参加了不少展销会,‘江门优品’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江门市农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供销部经理陈兆文介绍道。据了解,江门农业品牌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江门优品”区域品牌体系日趋完善,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粤字号”农产品113个,新会陈皮、台山鳗鱼等明星产品畅销海内外。
活动现场还举办农业龙头企业授牌,“新农人”分享丰收故事,粤桂协作及农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让全市农民群众共享丰收喜悦和发展成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现场设置“三农”主题游戏区,涵盖农产品辨识、农耕体验等6个互动项目;萌宠龟鳖、锦鲤展示区吸引亲子围观,文旅展示区推介江门乡村旅游线路,茶饮休闲区则以陈皮茶、新会柠檬茶等特色饮品传递田园风味,让丰收节既有“农味”更有“趣味”。
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至11月1日。主办方表示,通过庆丰收、推产品、促协作,不仅展现了江门“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的担当,更搭建起粤桂黔农业交流的桥梁,将进一步激发农民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热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采写:记者 申红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