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循环:奏响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主旋律
2022-04-12 14:45:0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近日,“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研讨会”举行。研讨会以线上视频、直播形式举行,在北京、广州设置会场,江苏、浙江、四川等多地代表线上参会,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指导,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与会代表聚焦“如何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种养循环要破哪些卡点?”“已有哪些经验可以复制,需要建立怎样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共商共研,为推进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提供智力支持,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

  向绿而生 种养循环迎来新的变革

  做好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探索种养结合、种养平衡路径。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李金祥介绍,种养日益分离,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难度加大,“重构新型种养关系,加快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成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高肥力、无污染的土壤是我国农业由集约化向可持续绿色农业转型的先决条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表示,大力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是实现此条件的关键途径。

  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看来,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实现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撑。“核心在于绿色技术的突破,才能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生机”。

  向绿而兴 探索形成多种典型模式  

  如何更好理解生态循环农业?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章家恩认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强调投入品的绿色化和减量化、物质与能量的再转化和再利用、废弃物的再回收和再循环等,以达到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高品位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同时,要切实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优化闭合和内外部循环的对接耦合。

  广东以绿色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以绿色种养助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五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4%、秸秆综合利用率91.1%,改变了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13个项目县、194个实施主体积极参与,推动绿色种养循环技术产业化,将“粪污”变成“粪肥”。 

  有哪些典型种养循环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红敏介绍,主要有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异位发酵床利用、粪便垫料回用利用、污水肥料化利用、污水达标排放等7种模式。沈其荣致力于有机肥生产技术工艺研究,突破了高温微生物资源利用及其新型堆肥工艺、功能菌保活难瓶颈、木霉固体菌种制造等技术攻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存寿通过化学酶解工艺制备成碳基营养生态肥料, 这种新型生态肥料与森林土壤营养在成分组成、化学形态和比例上完全一致,在改良土壤、作物提质增效和缓解连作障碍方面效果明显。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表示,温氏集团长期坚持畜禽粪污减排增效、种养循环、绿色低碳等核心技术攻关。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唐浩介绍,集团通过科学制定还田方案,采取固体粪便条垛堆肥、接种微生物菌剂、全程检验监测、全程机械均施还田、深松深翻秋整地等技术措施,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大北农集团高级副总裁、种猪产业董事长吴文介绍,通过在大型养殖场周边,开发畜禽养殖业粪污高效种植油菜技术体系,形成以饲料用与蔬菜用相结合的种养、用养双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

  向绿之变 创新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

  当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处在治存量、遏增量的关口,任务艰巨。具体到种养循环,持续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小农户种植与规模化养殖脱节,”董红敏认为,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粪便还田利用方面,还存在效率低、污染重等问题。吴德认为,种养循环存在粪污就近消纳土地不足、粪污生物处理的机理不清晰、缺乏粪污处理专业化服务主体、有机肥还田难度大等共性问题。 

  余欣荣认为,要总结好种养循环绿色技术的成果、模式和机制,搭建好政产学研用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种养循环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绿色技术创新的转化,进而推动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发展。

  与会人员认为,搭建好服务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可以打破各行业主体之间的沟通障碍,促进政产学研用向有效协作的方向发展;可以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加快粪污收集、处理、利用及秸秆饲料化利用智能装备、智慧农业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种养循环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形成“1+N”远大于“N”的新机制,激发市场生机和活力。

  会议还倡议成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分会”,制定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当前重点做好病原菌、抗生素残留指标、种养消纳配比等领域的绿色标准制定,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符合各地实际的地方种养循环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制度建设。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俊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8112855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