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样到生成核酸报告 需要经历什么?
2022-08-18 16:21:3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网广州8月18日电(陈凯昊)核酸检测是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手段。从采样到获取核酸检测报告,需要经历怎样的流程?不妨跟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部主管技师陈楚嘉一起来了解一下。

  “采完核酸后,采样管会被贴好标签,送到我们一楼集中签收,然后由专人送到PCR实验室,即基因扩增实验室进行检测。”陈楚嘉介绍。

检测人员为进入实验室做准备。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PCR扩增区三个区域,各区相互独立,单向流动。这三个区域,正对应着核酸检测的三个流程。

  检测人员将试剂配置好,并通过传递窗传递到标本制备间。接下来,标本制备间的检测人员将成百上千的标本采集管逐一打开,把样本加到提取板内上机提取,并将标本信息录入电脑。最后,提取完的标本会被送到PCR扩增间,检测人员在机器上完成数据分析,生成核酸检测报告。

  核酸检测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病原体标本制作工作需在负压环境中进行,检测人员要佩戴N95口罩进行工作,可能会出现缺氧的现象。“广州夏季多高温,身着防护服又闷又热,检测人员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续工作六到八个小时,常常满头大汗。”陈楚嘉说。

  为及时遏制病毒传播,从2020年至今,随着仪器的更新和检测人员技术熟练度的提升,核酸检测速度也得到了提高。“现在,提取一板样本仅需十几分钟,之后再用一个小时左右扩增就可以出结果,总用时为从前的一半。”陈楚嘉介绍。为更好地满足危重症患者的医疗需求,医院现在还推出了面向急诊患者的快速核酸检测服务,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出结果。在抢救生命的赛跑中,核酸检测的速度快一点,病人的生存希望也就多一点。

  核酸检测工作需要与病毒近距离接触,严密的安全防护为检测人员披上“铠甲”,降低感染风险。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检测人员需要穿好防护服,并戴好N95口罩、防护面罩和手套。从实验操作到紧急情况处置、医疗废弃物处理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检测人员都对这些规范烂熟于心,因为这是让他们更好地与病毒作斗争的保证。

检测人员在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战疫同心,共克时艰。过去两年中,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检测人员曾前往北京、云浮等地支援核酸检测工作。“2020年6月份我们去支援了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外出支援,”陈楚嘉回忆道,“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我们一开始会有点焦虑。”在后面的工作中,陈楚嘉发现,经过此前在医院的培训,检测人员熟悉核酸检测的每一个流程,清楚哪一个环节可能造成感染,也就能更好地做好防护。“没有保护措施,我们就创造保护措施。我们现在支援各地时,都有信心自己不被感染,顺利完成任务。”陈楚嘉说。

  抗疫艰辛,家人的支持是医疗工作者坚实的后盾。老家的父母不了解医疗领域,只知道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即便他们担心儿子的安全,但每次陈楚嘉出任务时,他们都会表示支持。妻子也无条件支持陈楚嘉的工作,留在广州照顾未满周岁的孩子,为丈夫免除后顾之忧。

  白衣执甲,向险而行。核酸检测是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手段。抗疫路上,核酸检测工作者努力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展现出“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担当。(参与:实习生 张楠)

+1
【纠错】 责任编辑: 关锦恒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340112892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