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目的,传承才是
2021-12-03 09:05:43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

  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目的,传承才是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在202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新视野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保护也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他说,“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能够健康地、完整地、真实地传给我们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前,中国考古从国际合作起步。1921年,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的考古学家一起,发现了周口店猿人遗址,也发现了河南的仰韶遗址,并且在仰韶遗址开始了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的序幕。”单霁翔介绍道。

  在他看来,“百年来,中国考古学不断发展,考古学家在中华大地上勤奋地发掘、研究、探索,逐渐地让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问题更加清晰。特别进入新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使考古学年代序列更加准确。”

  中华文明的探源实证了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在5000年前就已经存在,遗址遍布如漫天星斗,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单霁翔说,以杭州良渚遗址为例,2005年考古学家在良渚遗址发现了古城遗址,囊括内城、外城、中间的工程,其中内城约有3平方公里,是北京紫禁城的数倍大。

  2017年,良渚遗址周边发现了庞大的水利工程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良渚遗址时,给予的评价是:它改写了世界的水利史。因为它是5300年前人们的创造,所以良渚古城遗址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世界遗产,实证了中华5000年前的文化存在。

  申遗推动文物遗产保护焕新

  我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都取得了哪些成绩?文化遗产保护又有哪些新的气象?单霁翔从今年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两件大事说起。这两件事,一件是致敬考古百年,另一件,则是今年在中国福州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单霁翔说,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已经是第二次召开。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上制定了一项规定:无论国家大小,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以平衡文化的多样性。

  单霁翔罗列了从2004年至今我国申遗成功的项目,“一步一步走来,随着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报成功,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

  “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也有了新气象。”他说。

  中国的文物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高度融合的。“一方面,我们开始关注文化要素的遗传保护,也开始关注文化和自然要素共同生成的文化景观保护。另一方面,我们不但关注静态的遗产,而且开始关注古村落、历史街区、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活态的、动态的遗产保护。”单霁翔说。

  历史链条不能断裂,在关注古代、近代史迹保护的同时,当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不能忽视。文化遗产保护也从一座桥、一座台、一个古建筑群的点面保护进一步扩大,走向对文化线路、现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如茶古道、秦蜀古道、万里茶道、中东铁路。

  “我们不仅关注宫殿、寺庙、纪念性建筑的保护,也开始关注一些传统民居、老字号等与乡愁、家族文化相关的乡土建筑。在物质要素的保护以外,也关注非物质要素的保护。”单霁翔认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前,我们也在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并将之拓展到不同人生活的社区、街区、村落,同时,也关注到那些传统民居、乡土建筑、工业遗产等。从保护静态遗产到保护更多活态动态的遗产,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和我们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霁翔说。

  他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遗产保护是亿万民众都应该有权利和有责任去参与的一项事业。要把更多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赋予民众,让人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就有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平时的立场和观念也要转变,不要把文保视为专业的、系统的、行业的工作,它应该是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够参与和知晓的事情。”

  记者 郑慧梓 郎慧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俊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811281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