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新材料 “链”起大产业
2022-08-05 13:36:20 来源: 广州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达1500亩。

工作人员正在展示键合铜丝。

键合铜丝生产主要由智能机器来完成。

正威生产车间

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里,工人们在赶工建设。

  一根只有1/10头发丝细的铜丝,带来了一个完整的铜产业链;一片可降解塑料,迎来了产业新风口,让外来企业在当地扎根发展;一种“隔墙供应”原料,引来了生产“国产化替代”产品的重点企业……当下,在广东省惠州市,小小的新材料“链”起了大产业,行业龙头项目布局引来上下游企业落户,日趋完整的产业链,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惠州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做出贡献。

  一根“铜丝”带来一个产业

  “这样一根键合铜丝,只有头发丝1/10那么细,它是半导体的关键材料。”近日,在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的正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该项目的半导体键合丝生产基地内,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一根铜丝”。这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铜丝,在显微镜下呈放射形向周围发散,作为芯片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引线和封装的关键材料,“它能起到一个导电的作用,将数据信息传达给外界”。

  键合丝生产车间则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穿着洁白、整齐、干净工作服的工人零零散散地出现在车间内,在机器面前观察、操作,生产主要由智能机器来完成。

  2020年6月16日,世界500强企业深圳正威国际集团正式落户惠州市博罗县智能装备产业园,新项目计划建成世界单体最大铜杆制造基地、世界单体最大铁路导线制造基地,为我国铁路、城际等智慧交通领域提供生命导线。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条年产能达25万吨的新生产线,新生产线引进了德国西马克连铸连轧设备。“新设备可拉出头发丝1/10大小的纳米铜线。”正威国际集团博罗项目总裁唐毅辉说,与传统设备相比,新设备生产的产品品质更高,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生产率可提高38%,还能节约40%的能耗。

  行业龙头企业正威入驻后,铜产业成为惠州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唐毅辉说,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总产值不低于500亿元,将创造相当规模的就业机会、GDP和利税,同时带动上、下游企业进驻博罗,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惠州重点打造的“3+7”千亿级工业园区之一,正威所在的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主要聚集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包括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铜产业、光学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园区产值预计达200亿元,目标是打造成为产值超千亿的国家级园区,以带动全县的产业转型升级。

  一片“可降解塑料”让企业扎根惠州

  在博罗县约60公里以外的惠东县内,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这里离大亚湾石化区直线距离仅10公里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里,工人们正在赶工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159亿元,根据计划,今年8月,年产6万吨PBAT先行项目实现机械竣工,10月试生产。

  近年来,“限塑禁塑”政策叠加“双碳”政策红利,催生了可降解材料巨大的市场需求,可降解材料成为产业新风口。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善的碳四深加工企业。面对产业新风口,该公司迅速布局,在惠州增资扩产,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目前,该公司在惠州陆续建设了三个生产基地,其中,位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主要为丁烷产业链项目,将通过24万吨/年顺酐装置为核心,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和功能性材料。

  面对产业新风口,该公司注重科技研发。“我们在不断壮大自己的研发团队,加快更富创新性的实验研发和技术改进。”该公司董事、总经理胡先君说,“未来产品方向一是生产可降解塑料,二是生产高端弹性体材料;三是生产环保优良的高级溶剂。”胡先君介绍,未来他们将以碳四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生产顺酐,再转化成PBAT等产品,然后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实现产业链延链补链,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现在,该公司在惠州的三个项目之间已经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企业在惠州扎根发展。

  一种“隔墙供应”原料引来了“国产化替代”

  聚烯烃是我国经济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塑料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国聚烯烃行业起步较晚,聚烯烃产品以中低端通用料为主,高端聚烯烃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惠州立拓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将利用企业自行研发的特种催化剂,生产特种聚烯烃产品,加速推进我国聚烯烃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和进口替代进程。”日前,惠州立拓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田野站在项目规划图旁介绍道,“产品主要用于电子、改性剂、医疗器械等领域,目前产品市场推广工作进展顺利。”

  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烯烃产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位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惠州立拓30万吨/年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正是在国家鼓励发展特种聚烯烃等化工新材料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作为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惠州立拓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约12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特种聚烯烃装置及年产15万吨改性专用料装置。

  企业之所以选择来惠州发展,田野说,一是惠州的营商环境好,项目推进很快;二是大亚湾石化区“隔墙供应”原料,确保生产稳定性;三是项目身处华南聚烯烃市场,交通方便,上下游产业链完整。

  记者观察

  产业集群效应 吸引企业踊跃落户惠州

  “广州、深圳、东莞、惠州,都有我们的上下游企业。”正威国际集团博罗项目总裁唐毅辉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上下游企业、供应商来到博罗,慢慢地在这里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他告诉记者,目前在惠州博罗县已经有超过23家铜产业相关企业落户。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铜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具有区域优势,靠近东莞、深圳、广州,我们正在努力打造成这三大城市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惠州市博罗县中小企业管理局局长卢慧明说道。同时,惠州也在抓住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承接深莞的企业转移。惠州博罗华顺高科产业园项目是位于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启动区内的一家产业园平台项目,招引的重点企业中,就包括了新材料产业相关企业。由于靠近广州、东莞,引来了不少来自深圳、东莞、广州外溢的企业。项目常务副总余伟平认为,第一,深圳、东莞土地资源稀缺,中小企业拿地不易,惠州有土地资源优势;第二,惠州有价格优势,惠州的厂房价格仅是东莞厂房价格的一半;第三,惠州博罗本身的地理位置好,产业基础好,营商环境好,能吸引优质企业过来发展。

  惠州新材料产业链日趋完善,助推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惠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全市GDP为2407.19亿元,同比增长3.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6和1.1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同比增长13.8%,其中石化产业同比增长23.1%、新材料制造业同比增长2.0%。

  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招商办主任、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蔡文浩总结了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优势:“一是有大亚湾石化区原料供应优势;二是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三是大湾区对新材料需求市场广阔;四是交通方便,运输成本低。”目前,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落户的8宗优质产业项目中,有6宗是上市企业项目、2宗是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项目。

  产业集群效应吸引了企业落户,同时也起到强链补链延链的效果。随着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总投资159亿元的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在惠州建设推进,也将进一步补齐广东石化产业链的中下游短板。

  专家建议

  深化产业互动 加快推动高端人才引进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学教授梁乃锋认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与大亚湾石化区空间毗邻,瞄准石化产业链中后端,以大亚湾石化基地原材料为依托,实现“隔墙供应”,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园区区位优势、空港交通优势、产业资源集聚优势显著。园区与大亚湾石化区形成上下游互补,进一步提升了石化产业的附加值,推动了产业链“强链延链”,体现了惠州产业的特色,对于惠州“2+1”现代产业体系的全面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建议,惠州进一步深化对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精准定位产业细分方向,细化招商目录,强化产业链招商;同时,强化与大亚湾开发区的联动发展,深化产业互动,多层交流,共建共享的区域联动机制,强化快速交通路网的一体化建设,推动产业互补、相互促进的共赢联动发展模式。

  促进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梁乃锋表示,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领域。他认为,惠州应加快产业人才引育政策的制定,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持续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另外,他还建议惠州进一步完善人才保障措施,探索更具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为推动惠州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马骏、石忠情

+1
【纠错】 责任编辑: 关锦恒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340112889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