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现代化建设释放充沛活力、注入强劲动力。这些都对海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省人大代表,广州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李全做客南方会客厅时表示,广州海关将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支持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以务实举措推动广东高水平开放。
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
南方日报:新的一年,广州海关如何助力广东扩内需稳外需,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李全: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我们先后五轮研究制定实施97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2022年关区进出口总值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8%。今年,我们将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精准“稳链补链强链”,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
一是构建“海陆空铁”立体物流枢纽,保障物流畅顺。推进“船边直提”“运抵直装”,推广出口货物工厂直通码头、直抵泊位的物流模式。创新“1+N”保税监管模式,推动大宗商品集聚南沙综合保税区。推动白云机场航空物流量质并举,畅通智能手机等产品物流产业链。支持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推动中欧班列华南片区货物集散物流中心加速形成。
二是着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外贸增量。支持地方政府拓展市场采购集聚区范围。支持企业设立跨境电商全球退货集散复销中心。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系统功能,实现B2B出口海外仓“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指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外综服”业务,服务更多中小微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三是推进重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区外生产,区内仓储”专业化分工、料件“零库存”生产和物流供应模式。培育壮大汽车进出口贸易,支持新建码头“一体化”运作规划。对未办理“免办CCC认证证明”的进口汽车零部件产品实施“先声明后验证”,进一步巩固广州整车集散中心大港地位。
四是扩大农食产品进出口,保障“菜篮子”供应稳定。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许可”改“备案”。推进优质农食产品检疫准入,压缩进境审批流程时长。优化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流程。保障供港食品安全稳定。
五是落实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助企降成本。大力推广“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支持更多企业享受RCEP政策红利。深化多元化税收担保方式改革,积极推动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自报自缴、一保多用等便利措施。
六是深化对外合作与规则对接,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依托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群,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信用培育,设立知识产权“后台专家”,对重点企业实行网格化对口培塑。
支持南沙形成
六大国际分拨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南沙正努力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广州海关在出台48条措施支持南沙方案的基础上,今年将如何继续推动南沙高水平建设?
李全:首先,立足广州南沙“湾区之心”区位优势,助力发挥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南沙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新增外贸航线。以空运打通物流快捷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南沙)。以铁路拓展内陆经济腹地,支持“湘粤非”国际海铁联运、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多式联运业务快速发展。
其次,增强广州南沙“开放门户”枢纽地位,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枢纽。支持南沙形成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塑料粒亚太分拨中心等六大国际分拨业务产业集群。促进南沙千亿冷链产业快速发展,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查检绿色通道。聚焦“保税+”拓展新业务门类,鼓励综保区内企业按照清单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全球维修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供应企业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保税油直供业务。
最后,找准广州南沙“未来之城”发展目标,助力建设“文化、健康、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开展文物及文化艺术品保税存储、出区保税展示等业务,便利艺术品跨境展览。服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享受“十四五”科技创新政策,依法快捷办理减免税进口科研设备手续。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发展,创新监管模式,便利进口药品、医疗器械快速通关。支持汽车产业补链、强链,支持企业依托综保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产业发展,对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配件实施便捷通关。(记者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