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探秘”丨“珠江卫士”是怎样炼成的?
2022-09-19 09:41:0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网广州9月19日电(关锦恒)广州坐拥“云山珠水”,而珠江,就是广州的“母亲河”。物证打捞、水下检查、群众救援……驻扎在珠江水域的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潜水队,默默守护着这条“母亲河”的平安。

水警“蛙人”进行搜索训练。新华网发(林辉 摄)

  在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反恐训练场,一场潜水训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潜水员们配备潜水刀、潜水表、救生绳索、浮力调节器、氧气瓶等,加起来总重量约40公斤。

  一组潜水队有4至5个人,队员之间分工明确,由潜水员、信号员、指挥员与后勤保障员组成。在现场工作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数。

水警“蛙人”须佩戴面镜与呼吸器等基本装备。新华网发(林辉 摄)

  如何在水下辨别方向呢?除了应用移动式照明灯、水下手持可视双频声呐等先进设备之外,潜水员主要依靠一根信号绳与指挥员、信号员进行沟通,包括接收方向以及出水信号等。

  据潜水员们介绍,拽动信号绳是保持联络的特殊方式,不同的次数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信息,如连续拽动3次代表的是出水信号,水下人员应立刻返回。

  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巡逻大队三级警长何鹏介绍,潜水员工作时面临着一定的危险,不仅在水下要搏流击浪,战胜暗涌的冲击;还要克服水下高压环境对人体造成的耳鸣、头痛、心悸等生理反应。由于经常下水作业,潜水队的成员们会面临患“潜水病”的风险。

水警“蛙人”在进行潜水训练。新华网发(欧润琪 摄)

  “潜水员需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何鹏介绍,在浮出水面时,潜水员需要慢慢上升,如果速度太快,就容易使人的肺部产生血泡,同时人体血管也容易因为气压变化挤入小空气。这两种情况将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

  “日常训练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每周安排两次训练,每个月还要进行一次‘加压训练’。”何鹏说。

  所谓“加压训练”,指的是转入加压舱中待上一个多小时,里面的压力相当于数十米的水深,能够让血管中的气泡被挤压出来,减少患“潜水病”的可能。

  据了解,广州市行政区划内河流总长约1500公里,大小河涌1000多条,水域面积达734.4平方公里。这背后,广州水警潜水员们日复一日锤炼“水上功夫”,守护一方平安。

  尽管潜水员在训练的时候,水底清澈可见,但在珠江水中能见度通常只有50厘米。此外,水下还有许多钢筋、玻璃、绳索及废弃胶袋等物品,稍有不慎,就会被刮伤割伤。为此,潜水员们通常都是戴着眼罩进行训练,同时要戴上较厚的手套。

水警“蛙人”在进行潜水训练。新华网发(欧润琪 摄)

  除水下搜索外,对于公安潜水员来说,救援落水群众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2022年1月至8月,广州水警共救起落水群众52名,还与蓝天救援、红十字会救援组织签订了协议,汇聚民间救援力量,更好地发挥公安应急救援效能。作为水上治安管理主力军,广州水警多方位构筑水上安全屏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
【纠错】 责任编辑: 伍嘉炜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340112901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