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6月2日电(记者胡林果 李军)原本废弃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富有设计感的书房,怀旧金属工业风的“工匠空间”内展示着员工的创新成果,一条“星光大道”诉说着韶钢的历史……走进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园区仿佛置身休闲公园,如果不是看到了远处的高炉和厂房,很难想象这是一座运转中的钢铁厂。
1日,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的“多彩韶钢——工业文化园”正式挂牌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座建于1966年的全流程钢铁厂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也是广东省首家以钢铁为主题的AAA级工业旅游景区。
图片说明:挂牌仪式现场
韶钢位于韶关市曲江区,距离韶关市中心15公里。驱车进入韶钢可以看到,主干道两旁种满了樱花树,道路干净整洁,来往车辆忙碌而有序。园区内不时有火车进出,将货物运入园区,再将园区内的钢材运到珠三角乃至全国。
“说到钢铁厂,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噪音袭人、灰尘满天’,但是进入韶钢满眼都是绿色和彩色,来上班就跟进了公园一样。”在韶钢工作了20多年的员工陈立新说,“如今厂区变成园区、景区,在这里工作生活都觉得特别自豪。”
记者在韶钢园区内看到,供应能源介质的管道在高空中环绕,为韶钢打上了灰白的底色,但是不乏鲜艳的色泽——有着几十米高、四座并排的转底炉原料仓周身被涂上了代表“春夏秋冬”的彩色涂料,辅以花朵点缀,远远望去像是一面彩色的背景墙,为钢铁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韶钢企业文化部部长李彬看来,从灰白色到彩色,寓意着韶钢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之路。
淘汰落后装备、应用先进技术、重金投入环保治理项目……在转型过程中,韶钢将原有的3座小高炉拆除,并在1、2号小高炉旧址上种植了鲜花,在3号小高炉旧址上则投资3亿元兴建了转底炉,这座转底炉产线具备年处理25万吨固危废的能力。
图片说明:旧厂房改造成的“工匠空间”
韶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启敏介绍,韶钢按照“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思路,用绣花功夫在厂区打造“钢铁、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观,打造“四季有花、季季花不同”的自然景观。截至2021年底,韶钢厂区绿化覆盖率达41.92%,2021年厂区大气降尘量同比2016年降低32.01%。
走在园区内,能够透过很多细节看到“钢铁”元素。钢铁材料做成的各式雕塑分布在园区各个角落,废旧的铁轨二次利用后成了路沿,铁轨上的废弃枕木和炉窑里的耐火砖也被砌成花坛。
韶钢在厂区改造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思路,尽可能地保留了建筑的原貌和特点:在拆除老旧厂房之后,保留原有的钢架结构并进行加固,改建成了一座展台;将使用率较低的羽毛球场改成了更具时代感的员工食堂……
不仅仅是外在的变化,韶钢还“变废为宝”,在旧厂房里建成了韶钢智慧中心,能够实现5公里以上跨工序、跨区域、远距离的大规模集控。此外,韶钢还梳理出约3平方公里的用地,开建钢材生产园区、氢能产业发展区、钢铁产业链发展区等多个功能区,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助力。
张启敏表示,韶钢以钢铁产业为基础,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一方面加快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另一方面,韶钢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工业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绿色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